(网经社讯)5月26日,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《2025年4月天津市网约车行业运行监测信息》,全面披露行业运营数据、合规进展及市场风险。数据显示,天津市网约车市场虽保持规模扩张,但运力饱和、合规压力及收入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,监管部门同步发布三大风险提示,为从业者敲响警钟。
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合规化加速推进
截至2025年4月底,天津市共有84家持证网约车平台企业,较3月新增3家;在营驾驶员达13.94万人,车辆7.39万部,分别增加1664人、696部。然而,日均运营车辆为4.67万辆,环比微降0.64%,显示运力增长已现放缓趋势。日均订单量64.56万单,环比减少0.22%,但单车日均订单量提升至13.82单,环比增长0.36%,表明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。
从接单分布看,44.1%的车辆日均接单不足10单,31.4%的车辆接单量在10-20单之间,仅24.5%的车辆能突破20单。这一数据揭示行业“二八分化”加剧,多数司机面临收入不稳定困境。
4月,天津市网约车订单合规率排名前10的平台中,鲸志出行、携华出行、T3出行位列前三,合规率均超95%。然而,滴滴出行、及时用车等6家平台合规率低于95%。
监管部门强调,未取得“三证”(平台经营许可、驾驶员证、车辆运输证)的运营行为均属违法,将依法严惩。4月,全市共处罚网约车平台违法经营行为184起,罚金达55.36万元,滴滴出行、及时用车、鞍马出行位列处罚件数前三。
投诉量攀升 监管部门发布三大风险提示
据网经社移动出行台(DCX.100EC.CN)了解到,4月,天津市交通部门共受理网约车相关投诉3368件,其中服务类投诉2556件,占比76%。滴滴出行投诉1025件,T3出行、曹操出行分列二、三位。投诉问题集中于司机拒载、绕路、服务态度差及平台收费不透明等。
随着市场饱和,乘客对服务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,平台需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质量深耕”,通过优化派单算法、加强司机培训、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等提升用户体验。
针对当前市场现状,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向从业者发出三大警示:
合规经营是底线:平台、司机、车辆须“三证齐全”,严禁招募无资质人员或车辆。
谨慎入市避风险:当前运力已接近饱和,单车日均收入较往年下降,新入行者需充分评估收益,避免盲目投资。
警惕合同陷阱:部分平台及租赁公司以“高薪保底”“以租代购”诱导司机签约,实则隐含高额违约金、不公平条款。从业者签约前须仔细阅读合同,防范套路。
行业洗牌加速 差异化竞争成突围关键
数据显示,天津市网约车市场正从“增量竞争”转向“存量博弈”。合规化成本高企、司机收入承压、乘客需求升级等多重压力下,中小平台面临生死考验。平台可通过以下路径突围:
技术赋能合规:利用大数据、AI等技术实现实时证照核验、司机行为监控;
深耕细分场景:如曹操出行布局新能源定制车、享道出行专注商务出行;
构建生态闭环:如T3出行探索自动驾驶商业化,降低人力成本。
随着监管趋严和市场成熟,天津市网约车行业将进入“优胜劣汰”加速期。唯有合规化、精细化、差异化发展的平台,方能在竞争中立足。
【小贴士】
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,长期关注移动出行,我们服务的客户:滴滴出行、同程旅行、携程、去哪儿、飞猪、哈啰出行、马蜂窝、曹操出行、嘀嗒出行等。
网经社移动出行台(DCX.100EC.CN)是专业移动出行门户,重点关注在线旅游、酒店民宿、网约车、共享单车、共享汽车、顺风车、代驾、等业态。提供媒体发布、报告榜单、融资、会员、供应链融资等服务,是移动出行从业者、媒体、投资者、用户的首选平台。(如果您是业内人士,欢迎合作咨询加微信:clt7513)